据6月28日消息,复旦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全链路开发。
双方将进行科研融合的创新实践,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融合创新计算平台。双方还将共享大模型底层能力,探索AI for Science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等多个科研领域应用的核心技术能力,开展模型合作、数据合作,并联合研究。
同时,双方将根据AI for Science合作的科研成果、创新应用、合作模式经验,举办峰会、研讨会、交流活动,并共同撰写白皮书分享发布专题与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引领AI for Science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
(来源:阿里云官微,下同)
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阿里巴巴将与复旦大学共同开展多学科人才培养,支持复旦大学培养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新计算平台的应用能力,同时开展产业交流与合作。培养青年学者和科研人员,实现产学研合作共培养,深化双方在学生实习和就业方面的合作。
双方将加强计算技术、安全技术领域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未来,阿里巴巴还将为复旦大学提供绿色低碳智能物流等解决方案,加速智慧校园建设。
此外,“首届世界科学情报大赛”日前正式启动。本次大赛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指导,复旦大学承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阿里之外,复旦大学还与中国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复旦大学将联合中国电信、阿里云打造国内高校算力最高的高性能专用智能计算平台。
国内高校最大的科研与智能计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切文”一号、“金思”一号日前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上线)。据了解,这种新型“大科学装置”可实现高效超千级并行智能计算,支持千亿参数大型模型加速运行,这在国内高校尚属首例。
复旦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齐源介绍,基于100G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和阿里云全球领先的大规模异构算力融合调度技术,分层存储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综合技术,部署在复旦大学的“金丝”1号和托管在1500公里之外的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切文”1号成为了真正的“超级计算机”。复旦大学四个校区的所有实验设备均可高速连接,实现异构算力的统一管理、计算任务的统一调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科学化、智能化研究和应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