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7月27日电(谢一官李鑫)山东寿光是什么颜色?如果你走进了寿光蔬菜城的产品展示区,你可能会回答“色彩缤纷”。
展示区,大棚种植的各类水果、蔬菜整齐地摆放在柜台上。仅西红柿就有十几种之多,还充满了农业“黑科技”。
图为色彩缤纷的水果和蔬菜。记者谢一观摄
从“体验种菜”到“数据种菜”
“像这款水肥一体化管理设备,可以精确混合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达到节水、节肥的效果。”在温室里,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琳琳向记者展示设备。指示。
据他介绍,寿光所有蔬菜基地都使用了这种设备。大棚里的蔬菜也是用椰糠无土栽培的,不仅适合蔬菜的根系生长,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
图为水肥一体化设备。记者谢一观摄
能够运用这些“黑科技”,得益于近年来寿光以数字农业为抓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鼓风机、智能鼓风机等一批智能化设施设备。园区内物联网全覆盖。配备智能物联网设备。 “目前,寿光物联网应用率已达80%以上,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张琳琳说道。
一改以往“种菜不用学”的观念,寿光还将30多年积累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作为标准,实现了从“凭经验种菜”到“用数据种菜”的跨越”。
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丁俊阳告诉记者,寿光蔬菜产业从前端育苗到中端种植,再到后端后期制作都有具体的标准可供参考。运输和预制蔬菜加工。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全产业链行业标准。
丁俊阳透露,目前,寿光蔬菜仍在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过渡。据统计,寿光已为全国20多个省区市提供蔬菜问题综合解决方案。
潜心打造蔬菜产业“中国芯”
“这袋种子共有1000粒种子,每袋售价约700元。按一箱500袋计算,价值约35万元。”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程琳拿起一袋名为“张小白”的番茄种子向记者介绍。这也意味着,这盒种子可以兑换一辆高档汽车。
种子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源于“蔬菜之乡”的“种子工程攻坚行动”。一颗小小的种子曾一度阻碍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
2010年前后,菜农每年购苗所需资金约6亿元,其中近4亿元被外资企业拿走。为此,近年来,“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着力打造蔬菜产业“中国芯”。通过“内部培育、外部引进+扶持”,扭转了“洋种子”一统市场的局面,国产种子成为市场主流。选择,“菜篮子”背得越多,就越稳。数据显示,目前寿光自主研发并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蔬菜品种有178个,年育苗能力达到18亿株,占全省总量的1/4。 “如今,西红柿、黄瓜、辣椒三大果蔬品类已全部国产化。”丁俊阳说。
图为种质资源展示区。记者谢一观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的关键。程林提到,山东省现有蔬菜种质资源库可储存种质资源20万份。目前已收集黄瓜、番茄、辣椒等种质资源25000余份,是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资源库。这对于品种改良和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寿光还将重点建设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地,以重点种子龙头企业培育为核心,打造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基础、产学研结合,育种、繁育、推广一体化。蔬菜种业体系。到2025年,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达到300个以上,突破品种10个以上,成为全国蔬菜种业的新高地。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