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29日讯(记者杜艳)发布《北京2023年上半年商圈盘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商业零售市场强劲复苏,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全新亮相,现有项目积极完善和升级。商场平均空置率下降,各大商圈重新焕发活力。尤其是餐饮业恢复较快。零售品牌也在积极拓展门店,市场正在稳定、多元化地拓展。其中,上半年,北京新增商业面积达到91万多平方米。
北京重点商圈客流有序回升。图为靛蓝。记者富田摄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之际,该局联合赢商网对北京市各商圈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2023年上半年北京,回顾上半年北京商业零售市场将如何稳步复苏,并为下半年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京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消费拉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部分地区将陆续加大商业项目布局。如今,入市的新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正在悄然改变北京商业发展格局,更多非核心新兴商圈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为城市商业发展和美好生活带来新动力。
多项政策助力打造繁荣商圈
2023年3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鼓励企业创新开展“2023北京消费季”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 2023年北京消费季期间,在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5月1日、1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强北京宣传消费季品牌活动,并提供资金支持。
2023年4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持续发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年行动方案》 提出加大品牌培育引进、深化“消费+”、营造创新服务氛围等六个方面22项意见,优先考虑恢复和发展扩大消费,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3年6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征集2023年支持商圈品质提升项目》号通知。从鼓励商业企业升级转型、鼓励打造智慧商圈等方面,打造全市消费集群,促进消费增长。经济支持。
随着消费市场加速持续向好,顺应消费复苏趋势,北京将进一步优化消费空间布局。例如,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区域活力消费圈、社区便利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实施新一轮商圈转型升级各区行动计划和“一圈一策”计划,推动王府井、CBD等打造国际级商圈。上半年北京新增商业体量达91万多平方米
2023年上半年,北京将新开DT51、西长安中骏世界城、西三旗万象广场、THE BOX朝外丨永利中心、北京西大悦城、远洋乐迪港、首开长街、新光街10个新开汇多港购物中心、首联世纪生活广场等项目新增商业体量91.65万平方米。
2023年下半年,预计北京零售市场仍有超过10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计划投放市场。项目大部分位于非核心商圈,且多由品牌开发商打造,将推动整体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和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商业热度恢复,商圈客流明显回升
2023年中期,北京商业市场将逐步改善。北京各商圈、购物中心客流量将明显回升,线下消费热度持续提升。据迎商大数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商业市场日均客流量25587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9.7%,全市60个重点城市客流量商圈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8.7%。今年2月,北京客流量同比增长43.1%,城市商业活力开始逐步恢复。第二季度,客流持续恢复,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王府井、中关村等热门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至4倍。
此外,租赁需求稳步上升。其中,餐饮需求快速回升,占新开门店总数的40%;零售业也表现不俗,其中服装鞋帽、轻奢商业、运动休闲领涨,占新开门店总数的27%。
2023年上半年,重点监测项目中,调整改革重点明显从零售转向餐饮。朝阳和升会调整改革持续频繁。今年以来,汇聚西红门加大了调整改革的步伐。龙湖大兴天堂街较疫情前有明显调整;西龙多减速最为明显。
近年来,随着徒步、飞盘等户外运动的热潮,各大购物中心也顺应消费者需求,开始引入与户外运动相关的零售品牌。据监测,北京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家户外运动相关商店开业。例如清河万象开设凯乐石华北首家登山体验店、北京SOLANA蓝色港湾引进日本高端专业运动品牌DESCENTE等。
报告指出,今年下半年,更多新项目或将进入北京非核心区域市场,为商圈注入商业活力。更多首店的落地,将为北京商业带来诸多新元素,助力北京商业零售市场在2023年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