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中国广通能源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通”)在微信公众号官方《谁是中广通造谣事件的幕后黑手?》发布文章称,公司近期遭遇两起重大事故。因谣言诽谤、否认虚假信息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央企的说法被“细心人士”报道。目前,中国广通已对国家电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及两家相关媒体提起诉讼,认为给公司声誉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8月4日,中国广通诉国家电投名誉权纠纷案获受理。中国广通的理由是,如果国家电投城建有限公司被国家电投认定为三级“假央企”,但仍可以公开发展其以下的四级企业,就会造成国家电投监管不力。广通也是受害者。
8月31日上午,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咨询国家电投内部人士,该内部人士表示,此前的发布防伪声明是为了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其他所有后续事宜如有进展,将予以批准。拨打国家电投官网发布。
一则招标公告引发央企打假:
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登记为中央企业子公司
这一切都始于招标公告。 6月21日,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招标公告称,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发布发布4GW光伏离网制氢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招标金额达350亿元。天眼查显示,上述公司于6月12日刚刚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招标公告显示,其招标资金350亿元为自筹。
根据该公司此前工商注册信息,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为国家电投六级子公司,持股级别为国家电投—— 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城建—— 国元伟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中广通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广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所有这些都是100%拥有的。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电投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重组设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发布招标公告8天后,6月29日,国家电投法商务部发布发布打假声明,对上述国家电投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严厉打击。位于股权层次第三级。国家电投《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子公司有关情况的严正声明》称,近期,该集团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手段,将国家电投城建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注册为集团下属子公司。 “经核实,上述公司及其子公司与我集团不存在关联关系、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关系,其一切行为与我集团无关。”声明还强调,“此外,近期网上发布进行的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其投标人为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并非中标企业。”所有行为及发布项目均与我集团无关。请社会各界保持警惕,注意防范风险。”
据南方周末8月21日报道,7月20日,记者前往中国广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采访时,出示身份并出示记者证后,遭到多名围攻。人员,包括公司负责人。他们遭到残酷对待,记者手机被抢,曾被困,多次被威胁“打死”、“杀人”。南方周末随后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了此事。 8月7日,事发18天后,该公司以“在新办公场所清理办公物品时发现手机”为由,将记者的手机交给了警方。
此后,由于媒体和央企的曝光和打假,甘肃省酒泉市苏州区政府终止了与中国广通名下企业的合作,350亿元4GW光伏离网项目制氢项目也被搁置。记者还注意到,截至8月31日,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也发生了变化。公司股东不再为国家电投,持股级别变更为重庆力天江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力天江山科技有限公司—— 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其中持有100%的股份。云南力天就是上述的中广通科技(云南)公司,也是在国家电投发布防伪声明后更名的。
苏州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查询到的中国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性质为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企业,不属于国有控股或独资企业。 “它不是央企。”
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中国广通,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中国广通:是受害者,被“细心人”举报
国家电投:打击假冒伪劣是维护单位合法权益
对此,参与此事的中国广通持有不同看法。中国广通8月29日晚间发布发布声明称,甘肃酒泉苏州项目因装机容量较大,在招标过程中引起同行关注,立即被“细心人士举报”。 “对于不完整的项目程序。国家电投公司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子公司有关情况的严正声明》“导致我公司被全网视为假国企,给公司声誉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此外,中国广通认为,该公司的模式是利用管理费来维持央企混改的公司性质,并否认中国广通“工商登记手续齐全,正式登记,按照规定申请审批”。有程序、合法合规运营。” “假央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