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团结村站,集装箱堆放整齐,八台40吨轨道式龙门吊不断起落,货车有序穿梭其中……
8月30日,记者跟随中铁集团参观西部陆海新通道团结村站等车站,体验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无到有、从试运行到常态化的过程。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变化及其展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
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并持续完善
2011年3月19日,首趟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国际班列在团结村站开行,标志着中欧班列连接欧亚大陆的拉开了序幕。时任重庆团结村站站长的张欣回忆道:“以前,团结村站只是一个四等小站,周围都是农田,员工不超过20人。这里有600多名员工和装卸工人。”
2017年4月28日,“新渝桂”南行通道首次试运行从广西钦州港站出发,开往重庆团结村站,正式拉开了渝桂新陆海通道建设的序幕。西方。
如今,团结村铁路中心站,东南、西北国际通道“四通八达”,铁路、公水、空“四路”联运,成为连接“四通八达”的陆海联动通道。 “一带一路”和“一带一路”,支持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促进交通、物流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
团结村站的变化是众多小型货运站的一个缩影。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推进,小南崖站、钦州港东站……曾经的小货运站,变成了“公路枢纽”。同时,重庆果园港连接长江黄金水道,成为内河最大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
毗邻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的重庆陆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竣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工程,重庆陆港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互联互通水平。
中铁集团通过多种方式联动优化列车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列车数量强劲增长。
2017年至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将分别发送3382标箱、53400标箱、9.4万标箱、31.3万标箱、63.2万标箱、75.6万标箱。 2018年增长了223倍。
织线成网,从辐射西方到融入世界
走进重庆鱼嘴铁路货运站北货场,记者看到一辆辆商品货车有序驶入列车标箱。很快,它们将一路南下,在广西钦州港出海,最终销往东南亚等地。
长安汽车汽车物流部高级经理王迪算了一笔账。该公司车辆从重庆乘坐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到达广西钦州港,比东部地区出海节省15至20天。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车辆运输质量得到保证。据悉,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西部各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过广西、云南等沿海港口到达世界各地,推动中国西部国际物流的突破。破解难题,助推西部地区开放发展。
如今,从柬埔寨大米到泰国香椰、山竹,再到越南百香果、榴莲……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农产品通过陆海新通道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实行一体化通关模式。向海关完成出口申报后,可通过铁路和海运无缝运往国外。
六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营实现了从线路到区域的转变,形成网络。北部湾与重庆之间从最初只有一条班列,发展到如今,北部湾口岸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桂东、广北等7条班列和中欧班列运行。专线实现了重庆与中欧的无缝衔接。接缝连接。
辐射范围扩大至国内18个省(区、市)、61个城市、120个站点,货物流向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运输品类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种增加到现在的食品、汽车配件、电脑配件、装饰材料等94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