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9月10日电(记者黄艳梅、杨志雄)中国电动汽车进出口专题会议9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召开。业内人士齐心协力,为电动汽车进出口制定良策,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多家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东南亚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将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和产品出口。
本次研讨会是2023中国(贵港)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旨在促进国内外融合互动,连接信息资源,谋求产业协同发展。
图为会议现场。港北区新闻中心供图
作为全球摩托车保有量最多的地区,东南亚正处于电动摩托车替代、电代油的关键时期,这为中国电动自行车“出海”带来了机遇。据了解,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专家建议,应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出口,注重外贸新业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深化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毗邻的省份。是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广西聚焦东盟市场,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加快推进。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港北区新闻中心供图
据贵港市港北区区长杨延忠介绍,目前,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已引进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100多家,已建成投产的有50多家,其中包括艾玛、绿源、泰菱、利马、欧派、五星钻石豹等行业前10名龙头企业6家入驻并投产,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的生产能力,电动三轮车50万辆,电动汽车零部件500万台(套)。
贵港市港北区已成为华南、西南地区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和品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到2022年,电动汽车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两轮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产量增长33.1%,电动汽车出口贸易额34.44万美元。已出口越南、泰国、印度、荷兰等多个国家。
在当天举行的专题会议签约仪式上,广西电动汽车行业协会与越南汽车、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自行车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家企业签订外贸订单,累计签约新能源电动汽车6550辆。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