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正在贵州贵阳举办,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00家参展商。
本届酒博会上,会展经济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会展经济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从昆明举办的南博会,到呼和浩特举办的中蒙博览会,再到贵阳举办的酒博会……近段时间,中国各地纷纷举办大型展会,掀起一股热潮。在展览中。
业内专家在10日举行的贵州会展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当前各地会展的“热度”体现了我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副会长王锦珍表示,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已从集中在“北上广”发展到全国200多个城市,形成政府、商协会、各类产权主体组织办展。展会数量、规模和参展商均位居世界前列。
据中国展览经济研究会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国经贸展览数量年均增长率为4.41%,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为6.48%。 2023年以来,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加速复苏,会展业也呈现复苏发展态势。
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7月,我国专业展馆共举办展览2275场,同比增长2.2倍,同比增长19.1%。 2019年同期;展览面积达533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8.7%。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褚祥银表示,当前,我国会展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展览形式丰富多样,会展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从“大”走向“强”。
会展业高度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撬动庞大的关联产业。从酒博会来看,酒博会涵盖酒类全产业链相关的酒类、材料、技术设备、酒类衍生品、酒类文化产品等多种业态。
本届酒博会期间,还同期举办酒旅融合促消费、酒商融合促消费、国际酒(食)嘉年华活动等近20场活动,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研发等领域。酒精及相关行业。金融等领域构建多业态融合的“会展+”生态系统。
贵州省贸促会会长、省博览局局长苗红表示,近年来,贵州举办了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等多项会展活动,有力推动了全省白酒、大数据、茶叶等相关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苗红介绍,2020年至2022年,贵州会展业吸引投资项目64个,合同资金404.97亿元。引进一批优秀会展企业落户贵州,持续提升会展产业链专业服务水平和协同发展能力。酒博会9日在贵州贵阳开幕,国际精品馆吸引参观者。记者曲宏伦摄
匈牙利某知名葡萄酒公司多次参加葡萄酒博览会。该负责人罗伯特表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齐聚一堂,不仅是为了展示各自产品的特色,也是为了利用展会平台加强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展商来华参展的同时,中国企业近年来也加快了“走出去”参展的步伐,有效拉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中国贸促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贸促会已完成3批2023年共有75家展会主办方前往57个国家和地区。各地区实施境外展览项目计划1137个。
“会展业与旅游、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在推动国际互利合作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王锦珍认为,以会展为平台,可以汇聚全球资源,有利于加强国内外合作。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
前11届酒博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海外展商、超过30万名国内外采购商。酒类贸易总额达5174.97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酒类博览会。是酒类全产业链经贸投资交流的重要平台。
王锦珍建议,我国会展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数字经济的技术优势,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国内会展水平,积极进军海外会展市场。向专业化、数字化、人才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