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庞无忌)6月,中远海运港口完成收购德国汉堡港“财富”集装箱码头24.99%股权。几个月前,该公司还宣布投资埃及苏赫纳港新集装箱码头25%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加快海外港口投资建设的缩影。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作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环节,中国海外港口建设明显加快。
港口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大型基础设施。港口项目往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慢、不确定性较大。近10年来,中国为何加大参与和拓展海外港口国际合作的力度?
2019年国观智库发布《“一带一路”中国海外港口项目战略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港口的动力来自于中国通过开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提供的强大信心到外面的世界。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投资运营海外港口最根本的动机是把中国经验带到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港口建设和运营赋能目标国经济发展。 10年来,这一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0年,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各国港口建设和运营。 “一带一路”沿线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而且以优质的航运服务惠及各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港口带动经济提供“中国方案”。例如,中国港口建设企业招商局集团总结了蛇口工业区和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形成了“蛇口经验”,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沿海港口为特色、中间经贸合作区为产业集聚平台,以后城为基础,实施“前港、中心区、后城”的“一体化”战略综合布局规划。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港区海外产业园,营造适合国际产能合作的软环境,帮助东道国政府解决经济发展、就业、吸引外资等问题,打造海外产业园区与中国互联互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
二是切实促进当地就业。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是“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运营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斯里兰卡五个新城之一据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评估,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将在初级开发、二次开发和开发三个阶段为斯里兰卡吸引超过97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城市运营。该项目为斯里兰卡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超过50亿美元,并将持续为当地创造总计超过4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三是以智慧港口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海法新港是以色列60年来第一个新港口。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海法新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港口之一。极大改变了当地港口拥堵的现状,为以色列及周边地区的货物流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上海港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上各港口之间的业务联系,进出欧洲市场的重要贸易通道已经建立。
2022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研究》一书中也指出,中国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建设,推动了国际港口合作的兴起。中资企业参与全球港口建设是基于国际市场竞争原则的商业行为,而不是扩张海权和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行为;他们追求的是包容性的地缘经济利益,而不是排他性的地缘政治利益。
对于近期美方渲染所谓“中国投资全球港口威胁论”与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万哲认为,这是一种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泛安全的常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这是针对美国对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焦虑”,实质上是为美国无力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和经济复苏的“借口”。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