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29日电(李一凡孙帆)记者29日从陕西官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议上获悉,陕西省持续聚焦供水安全、水资源优化配置在资源、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旱灾害防治等方面,截至7月底,全省水利建设累计投资320.25亿元(人民币,下同),完成水利投资245.21亿元,同比增长2.8%。水利兴国惠民成效显着。
图为新闻发布会议现场。孙帆摄
据悉,陕西省持续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规模化供水保质保量,坚持“建大、并、减”的发展思路,聚焦关于在建设稳定水源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型供水工程,完善农村供水管网,健全工程运行管理和保障长效体制机制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截至7月底,全省已拨付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0.64亿元,完成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供水工程438个,改善提升受益人口94.81万人。
陕西省积极服务农村水利建设,提高灌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全省加快灌区现代化步伐,实施宝鸡峡等5个大型灌区和33个中型灌区继续建设配套节水改造,共改善灌溉面积203万亩。地区;同时,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科学配置水源,最大限度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组织灌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水边渠旱”问题,确保灌区及周边群众供水安全。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调冬春灌、夏灌水24.9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896万亩,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收入。
为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陕西省重点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今年7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入魏,实现先期通水,以秦岭为中,长江、黄河“携手”。通过实施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等重大调水工程、东庄水利枢纽等重大节点工程建设,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将不断优化优化,“互联互通、多源融合”逐步完善。供水管网建设将提高全省水资源统筹配置和保障供水能力,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陕西省持续加强水源保护,守护“中央水塔”,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邯郸河出境断面水质始终稳定在二类以上,持续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确保“一池碧水不断北流”的屏障,全省18个国家重要水源地全部评为优以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继民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立足省情、水情、地形和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两域”建设“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陕西水网格局,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协调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持续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生水利,切实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