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8月29日电(记者林波)一列绿皮列车停在白马湖畔,穿山越海。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湖边露营休闲,品尝营地提供的咖啡、轻食、甜点等美食。这一刻,仿佛慢慢回到了旧时光。
上虞区义亭镇乡村风景区一景。记者林波摄
这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亭镇乡村风景区的一幕。
即使是一个小村庄,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近日,记者走访了该地区的多个村庄。通过乡村发展的“小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地村庄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拉长乡村产业链,激活美丽经济。从“个体富裕”向“共同富裕”转变,是更高的发展形态。
伊亭镇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河港纵横,湖泊众多,水源充足。
“我们认真梳理了村里存量空地、森林、田地等闲置资源基地,进行了统一流转规划和开发。”该镇农业旅游办主任朱建波表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有机更新村庄是关键,业态如何“和而不同”,是义亭镇思考的重点。
春晖村修建的半亩方形池塘。记者林波摄
以春晖村为例,打造了半亩方池、香山步道、火车营地、游船码头、春晖茶社等一系列乡村休闲学习业态,串起完整的综合休闲和学习路线,成为引领农村“大发展”的重要秘诀。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特色是路。如何盘活独特的乡村资源,走特色乡村建设之路,让乡村充满活力?
金胜村一景。记者林波摄
以村内谢晋故居及附近旧粮仓为重点,开展谢晋电影文化植入活动。从影视引人注目的特点出发,引进专业团队,对老粮站进行精心设计和改造,打造集谢晋美术馆、谢晋工作室等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是谢塘镇金胜村打造的“谢晋故里”特色乡村品牌。
电影场景由金盛村提供。记者林波摄
“‘谢晋故里’IP支撑乡村振兴,成为金胜村推进致富的金钥匙。”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一峰介绍,2019年以来,该村坚持孵化“谢晋故里”IP,对村庄进行了重组。利用领域资源输出乡村IP价值,启动名人故里村改造。
乡村景区光有景点还不够,必须有新的玩法、与众不同。金盛村推出“谢晋故乡邀你来玩”系列产品,为年轻人设计沉浸式剧本杀,为老年人提供电影场景穿搭体验,推出春秋星空露营活动,开发“我研究的《当导演与拍摄电影》等课程让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体验。“倪元禄杯”全国才艺大赛现场。倪建军供图
无独有偶,在晓月街道倪良村,随着“倪园路杯”全国草书书法大赛、“倪园路杯”全国才艺大赛等“倪园路”专场活动的举办,“倪园路杯”全国才艺大赛等“倪园路”专场活动的举办,“倪园路”的名人效应”继续“出圈”。 “泥源路”来到泥良村的人络绎不绝,为其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泥良村是明末名臣、著名书法家倪元禄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如今,这个村里的倪家村民都是他们的后裔。
“‘忠臣孝子倪元禄之乡’文化品牌第一枪已经打响,扩大村庄知名度,这就是我们践行的振兴之路。”村党支部书记倪建军表示,通过文化赋能,村里逐渐发现了倪良历史文物、民间故事、剪纸文化中的“倪远路”元素,加深了她“忠孝”的品格。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盖北镇镇东村党委书记颜龙三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村里的葡萄棚,看到一排排精心规划、枝繁叶茂的葡萄架,“夏黑”、“玫瑰香” “阳光玫瑰”等许多优秀葡萄品种正在蓬勃生长,充满生机。
镇东村吸引游客前来采摘葡萄。记者林波摄
“村里的葡萄有近百个品种,我们与专业渠道合作,从源头上解决了营销问题,种植者只需提高品质即可。”严龙三告诉记者,作为传统水果村,该村以发展休闲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形成了花海景观欣赏、野藤葡萄采摘、红色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
此外,该村还实施了现代家居产业集群建设,建设“公有”工厂,利用厂房租金引进企业入驻,充当“租赁公司”,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作为“新手村”,松下街道顺源村如何打造自己的发展“主题”?
“我们以前是移民搬迁村,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0万元,连续两年增长100%以上。”顺源村党支部书记黄俊根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展现了该村的“发展活力”。
顺园村一景。记者林波摄
2022年,该村通过积极服务,盘活闲置资产和老旧房屋,改造升级老村委会和闲置土地,进行整合、维修和改造,盘活存量。租赁价格,向各租赁企业和承包户收取费用,确保足额到位,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同时,为保障村民多渠道就业,该村招商引资,引进松下街道首家农村外来公司,为村里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有工作要做,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