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统称“电力工业”)领跑41个主要行业。工业大类利润总额增长,同比增长51.2%。 %,增速比1-6月提高4.7个百分点。
市场对未来用电量也持乐观态度。据中电联发布号《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1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6% %。电力同比增长6%至7%。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实现中高速增长。
“电力行业的突出表现与用电量的增长有直接关系。” 360数字安全集团财务支持部总监唐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用电量增长主要得益于今年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加。此外,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为用电量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供需两端促进电力消费市场繁荣
今年以来,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利润表现喜人。从宏观上看,前7个月电力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达51.2%;从微观上看,也可以从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营收情况得到验证。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8日发稿,已有82家电力行业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营业总收入5531.77亿元,净利润699.74亿元。元,其中77家企业实现盈利。比例高达93.90%。
电力行业利润总额增速遥遥领先,得益于供需共同影响。从需求来看,在去年基数较低的背景下,叠加经济复苏和气温回升等因素共同驱动。今年4月以来,我国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前7个月,全社会用电量51965度。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随着迎峰度电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发电量增长加快,电力行业利润增长得到有力支撑。
从供给侧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也为电力行业利润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
在唐川看来,随着电力能源消费需求系统性增长明显,需要加大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电力行业利润增长提供前提条件。
新能源发电领域成为市场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供需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新能源领域如今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相关产品不断上市,新能源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唐川给记者举了个例子:“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这部分用电需求也在反馈到用电总量中,预计这部分占比还会不断增加。”将来。”
从供给侧来看,新能源领域投资也是下一步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方向,将成为未来发电量持续增长的关键保障。《报告》显示,在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预计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将历史首次突破3亿千瓦。
唐川表示,考虑到“双碳”目标,最好聚焦新能源发电领域进行新的投资,以规模经济带动新能源领域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形成全球市场竞争力。
同时,从多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或业绩简报的内容来看,在谈到企业盈利原因和未来经营方向时,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新能源发电领域。
谈及相关企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巩固自身盈利能力,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向东表示,相关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做好新旧能源的投资和产出规划。条件,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基础设施投资在发展新能源赛道的同时,积极布局储能产业,扭转电力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