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31日电(魏巍马静)31日,由中新经纬主办的第十一届财经中国V论坛暨新城投资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中新社原社长郭兆进,国信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马晓彤,财大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翟建强,财大证券副董事刘世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创始荣誉院院长常家康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百余位嘉宾,与金融机构进行主题讨论并共同建言。
第十一届金融中国五论坛暨新型城市投资高质量发展峰会31日在北京举行。中新经纬摄
转型发展成为城投公司的当务之急
国信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马晓通认为,城投公司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如何更好地发展城投公司也是各方关心的重要问题。面对本轮经济周期和疫后复苏乏力,新经济形势下,城投普遍面临融资困难、负债率高、商业模式不清晰、资产回报率低等诸多困境。城投企业面临压力与机遇并存。他们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格局?如何走出新的发展模式?全国不少城投公司在转型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财大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翟建强分享了财大证券服务区域经济和城市投资行业的成就。他提到,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城投企业转型升级和规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在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城市投资跨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面对经济需求低迷、预期不稳定等挑战要开启新一轮结构性增长,短期稳定增长,中长期增强发展动力。改革具体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农村进城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稳定房地产等现有支柱产业,激发创业精神,促进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三是以扩大有效需求、转变资产负债模式、解决风险防控为重点的资产负债侧改革。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国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潜力。他认为,短期问题是房地产销售下滑,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短期融资困难,长期问题是地方债务和广东城投。 “我们要保持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信心,正视问题,尽快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如何将经济稳定增长与质量提升结合起来面临挑战。短期来看,最关键的变量是订单问题。虽然订单不是全部答案,但订单是帮助中国经济走出相对困难局面、进入良性复苏轨道的重要变量。他认为,走出当前经济困难,需要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
城投如何走出新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背景下,城投公司如何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此,中国社科院院士、原副院长高培勇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精准调控、精准施策”成为宏观调控的新特点。城投公司正处于转折期。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或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要积极谨慎地避免过度扩张,防洪泛滥,努力将扩张性宏观政策的负面或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新供给经济研究院创始名誉院长贾康重点探讨了新城投在产业升级中的举债与控债问题。他认为,转型后的新增城镇投资的作用仍将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地方辖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与之相关的债务融资和债务控制是一对需要充分理解和正确权衡的概念。为支撑产业升级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导向下,积极合理运用债务机制不容忽视。同时,要高度重视举债机制、资金使用、绩效综合分析、风险防范、债务管理预警和应急处置以及相关舆论引导等问题。
“城投公司转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财大证券副总经理、投行委员会主任胡恒松认为,城投公司转型必须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资产整合是提升城投公司质量的关键。
西安开元临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认为,融资端的短期融资目前只能解决企业短期流动性。在确保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尽快建立城镇新增投资的收入平衡和资本平衡。其中包括重点关注如何建立受益者付费的城市服务体系,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平台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等措施。
对新城投资的意见和建议
圆桌论坛上,REITs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刚等嘉宾以“新经济、新城投、新未来”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河北省衡水建投集团董事长宋宏杰认为,城投公司要做的,是政府想做或必须做的事,但市场不愿意做。城投公司想要转型,取得理想的回报率,必须围绕自己的定位做好,但也必须坚守“不赔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