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商务部8月31日下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舒觉廷表示,近期,商务部将陆续出台提高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的特殊政策措施,全力推动进出口的稳定性和质量。
会上,有记者问,商务部如何看待我国外贸内生动力?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安排来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企业动力?
对此,舒觉廷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承受多重压力。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1-7月(下同)人民币进出口增长0.4%,总体运行平稳。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主体看,外贸企业数量增多,活力增强。广大经营主体是外贸发展的基石。今年1-7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超过55万家,同比增长5.1%。其中,民营企业47.8万家,占比超过80%,继续发挥外贸“稳定器”作用。广大经营主体坚持苦练内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细分市场、整合产业资源、建立数字化供应链等方式抓住发展机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造力。
二是从产品看,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三新产品”出口保持强劲,1-7月合计增长5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海外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成功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从业态看,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6%,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五年前的不到1%上升到5%左右。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各类产业园区近700个。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外贸企业和产品出海的重要渠道。
舒觉廷强调,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活力:
一是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商务部将继续与外交部、民航局、移民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中外航空公司恢复航班和增加航班,提供更加便利的入境和出境签证服务。
二是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展会营销。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交会、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要展会。加大对外贸企业人员参加境外展会、开展境外营销的支持。
三是提高外贸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出口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范围,为企业拓展市场保驾护航。近期,商务部将陆续出台提高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的特殊政策措施,促进进出口稳定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