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板蓝根时间短、成本低、回报高,无需修剪、喷药,当年即可收获。”青海省格尔尔板蓝根中药材种植户朱金明近日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农垦集团河西农场(简称河西农场)板蓝根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板蓝根幼苗正在展露嫩绿的叶子,工人们正在清除田里的杂草。烈日下的田野。板蓝根片长势良好。俯身走近,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板蓝根草香。
图为种植户正在清除杂草。段亚辉摄
河西农场负责人杨延年说,板蓝根既是传统中药材,又是染料。它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耐严寒,喜温暖,适应性强,周期短,见效快,利润远高于传统作物。
长期以来,枸杞种植占据格尔木市经济作物的主导地位。单一的种植模式限制了土地的多元化开发。为土地寻找新的出路,成为摆在河西农场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正是因为板蓝根的优势,河西农场的种植户去年就开始尝试种植板蓝根,今年已经是他们种植板蓝根的第二年,生产的板蓝根已远销省内外。 ”杨延年说,目前,板蓝根中药材生产种植不仅为土地开辟了新道路,也给种植者增收带来了新希望。
为了掌握种植技术,让板蓝根在格尔木生根发芽,河西农场农民朱金明多次到甘肃武威等地考察学习种植经验。去年,朱金明在河西农场尝试种植200多亩板蓝根。由于格尔木地势平坦,雨水少,阳光充足,沙地多,种植的板蓝根洁净,品质优良,深受药厂欢迎。
朱金明说:“现在每斤板蓝根的价格在19至22元左右。经过一年的试种,药厂反馈,格尔木种植的板蓝根质量非常好,各方评价特别高,我们也有建立信心。”
近年来,格尔木市农垦集团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种植户因地制宜种植板蓝根、王补六星等中药材,为种植户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目前,河西农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亩产200公斤左右,每亩利润7000多元。成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河西农场农民的实际情况,我们调整了产业化种植结构,从单一的枸杞种植转向多元化的中药材种植,鼓励有想法的种植户并积极引进新品种。去年,我们在板蓝根种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还大胆引进王补六星等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杨延年说,同时,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他还联系种植户提供种子、化肥和相关技术指导,并给予种植户最大的支持和优惠,积极鼓励广大种植户广大种植户大胆尝试,大规模种植多样化、多品种、抗旱、耐碱、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今年我也尝试种植了200亩王不留星,现在已经进入收获季节了。”朱金明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土地处理,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这几年,朱金明也尝试过种植各种农作物。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他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些种植中药材的技术。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利润,让周边村民也能感受到中草药的‘魅力’。”
杨延年说,“板蓝根去年试种成功后,今年种植的农民增多,而且价格很好,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朱金明还会传授种植技术。”送给愿意种植的农民,让大家一起致富。”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