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立足全省实际,打造一批特色专业镇,将其作为振兴山西制造、推动转型发展、做强县域经济、创造就业富民的重要平台。三津分布的特色专业小镇如何推动产业稳步升级?如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山西专业小镇建设有何新探索?
“专业镇”成为今年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22年9月获评山西省十大省级特色小镇以来,新增经营主体1069家,吸纳就业3.71万人;新增各类项目192个,总投资616亿元;达成投资贸易协议481项,投资总额466亿元。今年6月,在首届山西特色专业小镇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山西提出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加快特色专业小镇建设,让特色专业小镇集聚发展。
在山西,“专业镇”不是行政范围内的镇,而是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配套协调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它是一个集群。经济的基本形态。山西首批10个“专业镇”主导产业为杏花村汾酒、定襄馅饼、太谷马钢、万荣外加剂、怀仁陶瓷、平遥牛肉清漆、杞县玻璃器皿、清徐老陈醋、上党中药材、代州黄酒。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潘海燕表示,专业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重要抓手、重要平台。山西坚持把培育专业镇作为制造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专业镇集体发展和分级培育,着力打造新型特色制造业和消费品产业集群。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太原市清徐县、忻州市定襄县、长治市平顺县、晋中市平遥县、杞县、太谷区,探寻专业小镇建设“新思路”在山西。
因“乡”而焕发活力
专业小镇建设是一条新途径。清徐县县长李富贵告诉记者,虽然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专业镇建设经验,但山西为专业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强调整合县域内资源,通过产业集群带动企业聚集,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专业镇建设让山西县域经济发展摆脱了‘煤炭冶炼’的惯性思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岳雷说。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县域经济发展习惯于依靠矿产开发,人们称之为“煤炭冶炼”。专业小镇建设明确提出了八项产业选择标准:历史底蕴深厚、就业致富广阔、市场需求大、产业集聚度高、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强、产品特色突出、公共服务齐全、发展良好。环境。
“平遥的牛肉太谷饼闻名,杏花村的汾酒品质上乘。”这是山西民歌中的一句歌词。首批专业镇确定的主导产业有汾酒、陈醋、牛肉、中药材、黄酒等,在当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法兰是连接轴的零件,主要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定襄法兰已成为年产值近80亿元、就业4万多人的支柱产业。马钢的学名是可锻铸铁,用于生产弯头、沟槽等建筑零件。晋中市太谷区拥有数百家马钢生产企业,把小零部件变成大产业,年产值超过70亿元。杞县玻璃器皿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现已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200多家,解决就业3.5万人,成为该县的重要产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处处长王彦军认为,专业小镇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思路。主导产业具有地方历史和传承,带动就业效应明显。专业小镇建设是“各做一道菜、共享一桌”。岳雷说,这个“座”就是县域经济。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建设的重点在县域。”李富贵认为,“如何做好自己的‘菜’,需要大家动脑筋想办法,专业镇建设增强了县域发展的主动性和动力。”
“专业镇建设让我们找到了对接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平顺县委书记连树斌告诉记者,平顺县2019年才脱贫,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确定上党中药特色镇发展后,平顺县从农、林、牧、交通、仓储、批发、零售等多方面全力推动中药产业发展。该县先后引进龙头企业3家,培育加工企业40家、专业合作社174家,并与多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发4大类26个品种的党参产品。目前,平顺县已形成科学育苗、标准化种植、订单收购、规模化仓储、多元化加工、电商销售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中药材总产值达到20.37亿元。中药材种植、加工正在形成该县新的经济产业。